家風潤心田
發布時間:2020-05-19      閱讀數:6241     來源:原創
分享到:

朋友圈

新浪微博

QQ空間

豆瓣網

QQ好友

昆明分公司國開行管理處    吳靜

 

       我的家風并不是祖上流傳的祠堂家訓,也不是賢良古德遺留后生的警世格言,而是爺爺奶奶一言一行釀就的光陰陳釀,滴滴潤心,讓我在人生旅途的每一個迷茫路口,斟上一口就能即刻回照初心。

       最早間,三間的磚砌瓦房,籬笆宅院,半間炊煙裊裊的灶臺,奶奶縫縫補補的圍裙,爺爺在單位一輩子的奉獻,就是我的家風。它是滲進血液,植入精神的清苦,是印在臉上,畫進心里的勤勞樸實,是寫在紙上,刻入夢里的濃郁溫馨,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。

       爺爺年輕時是地礦局的人事部長兼財務記賬,一把很舊的木算盤,一身補了又補的工作中山裝,還有伴隨他十幾載的老煙袋。聽爺爺說他當時從江蘇老家下鄉來到云南大理的時候,只有一個木頭行李箱,帶著我的奶奶還有我6歲的父親。

       再后來,就有了我大姨和小姨,那時候,爺爺經常出差,奶奶沒有文化,一個人攬下了家中所有的農活,照料著未成年的三個孩子。

       為了能讓爸爸和姨們讀得起書,奶奶自學編“折子”,村民們用來曬糧食的工具,以蘆葦稈為原料,經曬干、窣開、壓平,然后一片片手工編織而成,一席“折子”能賣兩塊錢。

       記憶中,從未聽聞爺爺奶奶抱怨生活。他們勤苦隱忍的生活態度深深地影響了我對世界的感知,是因為走過那段清貧的歲月,方知苦難是對精神的歷練,不是因為苦難本身有多神秘,而是因為經歷過,人會變得愈摧愈堅。

       爺爺不茍言笑,樸實醇厚,記得我考上大學第一次遠行,站臺上,爺爺認真和藹的對我說,好好學,多奉獻。自從畢業工作以來,我回家的次數少之又少。電話那頭的父親總叮囑我多給爺爺奶奶打電話,報平安。每次給爺爺的電話里他都讓我踏實工作,團結同事,努力奉獻。

       如今爺爺83了,年逾古稀,看到他日益瘦削的身軀,溝壑縱橫的臉,我在心中嘆道,辛勞一生,嘗盡人間酸楚的爺爺衰老了。

       工作幾年來,我在遠離家鄉的城市生活盤旋,有了異鄉的房子,流動的時光記載著我的喜怒哀樂,深受爺爺影響,我的言行中隱約有了些他的影子。迷惘失意,滿眼無助時,心頭會想起爺爺說“吃一時虧,贏百年利”,于是拍拍塵土,再次續航;工作懈怠,徒短暫清閑時,耳邊會響起爺爺的諄誡“人要實,火要虛”,于是抖抖精神,繼續奮進;想要對自己放低要求,模糊掉最初的理想時,腦海會浮現爺爺不茍言笑,質樸滄桑的臉龐,“佛燒一炷香,人爭一口氣”,于是重塑理想,迎風斬浪。

       爺爺奶奶那輩人,用盡了全力,過著平凡的一生,于生活的艱辛負重中衍生出如山家風,讓我兒時的歲月也充滿著一大家人給予的溫馨。他勤勞淳樸的作風,伴我們的家人走過生命的風雨路程。

       家風如山,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,依然沉著堅定,哪怕荊棘密布,我還是抱定不松,心若明鏡。那記憶中艱難歲月的瓦房,還有童年門口那片窸窸窣窣的蘆葦輕蕩,那些張口即來的俗文諺語,已化作血液,流淌在我的生命中。

老司机亚洲精品_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_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3